外地小伙患上罕見“藏毛竇”,我院普外科—肛腸外科成功為其手術去病根
26歲的麥麥提阿卜杜拉是一名新疆籍在饒務工人員。3個月前他突然出現無明顯誘因的骶尾部疼痛,用手觸摸時能夠明顯地感覺到有包塊。每次發作時疼痛難忍,包塊破潰流膿后疼痛又稍有緩解,如此反復,卻一直未能找到病因,嚴重影響其日常生活。5天前麥麥提阿卜杜拉再次出現骶尾部疼痛,行動困難,其家人連忙送其到我院肛腸外科門診。接診的普外科副主任錢坤(肛腸外科負責人)憑借多年行醫經驗,初步判斷患者可能患上比較罕見的“藏毛竇”,經相關檢查后,患者被診斷為“藏毛竇合并感染”。
藏毛竇和藏毛囊腫(Pilonidal sinus and Pilonidal cyst)統稱為藏毛疾病(Pilonidal disese),是在骶尾部臀間裂的軟組織內一種慢性竇道或囊腫,內藏毛發是其特征。也可表現為骶尾部急性膿腫,穿破后形成慢性竇道,或暫時愈合,終又穿破,如此可反復發作。囊腫內伴肉芽組織,纖維增生,常含一簇毛。雖在出生后可見此病,但多在青春期后20~30歲發生,因毛發脂腺活動增加,才出現癥狀。
由于患者病變范圍超過4cm,考慮到該患者病情復雜,且目前市內對這類疾病尚無獨立開展單位,省內也少有醫院開展,可借鑒的經驗少之又少。但是,打鐵還需自身硬,在普外科丁金火主任的指導下,錢坤團隊反復驗證,根據病人病情最終從備選的幾套手術方案中選擇了比較復雜的術式Limberg手術。這種手術療效確切,復發率低,但步驟復雜,牽涉到皮瓣轉移,需要注意的關鍵技術很多,稍有不慎容易失敗,所幸,經過縝密的術前準備,手術非常順利,病人住院10天滿意出院。
據麥麥提阿卜杜拉講,由于自己家人漢語水平較低,僅能進行簡單的漢語交流,錢坤醫師及護士為讓他能夠明白自己的病情,經常耐心地通過微信、手機翻譯軟件等與其溝通,讓他對自己的病情有了很清晰地了解。因為是在他鄉陌生環境手術,他很是恐懼,但是醫護人員像親人般地對待他,讓他不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