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醫資訊 | 上饒市神經病學質量控制中心第四次會議暨腦血管病診治進展學習班成功舉辦
為提高上饒市各級醫療機構腦血管疾病的規范化診斷和治療水平,建立完善全市神經病學質量控制體系,近日,上饒市神經病學質量控制中心第四次會議暨腦血管病診治進展學習班在上饒市人民醫院城北院區成功舉辦。
本次會議由上饒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辦,上饒市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科負責人徐昌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程忻教授,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方樸教授,江西省神經病學質控中心秘書、江西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專家張洪連教授,上饒市人民醫院副院長詹劍,上饒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張愛蓮、副主任付杰、主任醫師王建林等出席會議。全市各級醫院神經內科醫務人員共計100余人參加。
詹劍首先代表醫院對與會領導和同仁表示誠摯感謝。他表示,腦卒中已成為我國第一位死亡原因,也是成年人殘疾的首要原因,加強腦卒中救治能力建設刻不容緩,本次培訓對提升腦血管病學科診療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徐昌磊代表市衛建委對此次培訓會的召開表示祝賀。他指出,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嚴重危害我國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希望通過此次會議的召開能夠完善全市各級醫院對腦卒中患者的全流程管理,實現診療同質化。
授課環節,程忻教授基于實際病例與國際前沿研究,深入淺出地解析了急性期致殘性和非致殘性卒中的靜脈溶栓選擇策略,以及后期癥狀進展的橋接治療等問題;張愛蓮主任以《小癥狀大隱患》為題,警示輕型卒中的潛在風險,呼吁大家在卒中急性期對于符合靜脈溶栓的病人要早期積極干預;王建林教授聚焦腦小血管病,分享了最新的診斷與治療進展;張洪連教授則從省級層面解讀了質量控制的具體要求;方樸教授用幽默風趣的授課方式為大家講解了急性缺陷性卒中的血管內介入治療容易出現的相關并發癥及治療方法;付杰則從抗血小板藥物的分類及常用抗板藥物的基因的臨床應用,闡述了檢測CYP2C19基因在腦卒中后使用波立維患者的重要意義。
此次會議不僅搭建了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更為推動上饒市乃至全省腦血管疾病診療水平添磚加瓦。通過專家學者的精彩演講與互動交流,讓參會人員掌握了最前沿的科研成果與技術趨勢,為構建完善的神經病學質量控制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守護人民群眾的腦血管健康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