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r9twu"></track>

      <table id="r9twu"></table>

    2. <acronym id="r9twu"><strong id="r9twu"><listing id="r9twu"></listing></strong></acronym>

      醫院動態

      饒醫資訊 | 6歲小兒脾破裂,多學科協作成功保脾

      發稿時間:2024-06-14 11:13:09 作者:上饒市人民醫院

      今年“六一”兒童節,一位6歲男孩在幼兒園的滑梯上玩耍時不慎摔倒并撞擊到肚子。男孩頓時覺得肚子十分疼痛,老師和家長立即將他送到了上饒市人民醫院創傷中心就診,到達時,男孩面色蒼白,血壓下降,人已經休克,情況危急萬分。

      1.png

      上饒市人民醫院創傷中心醫生王意立即啟動創傷救治流程,為患兒建立靜脈通道,給予補液。經全面CT檢查后,診斷為脾臟破裂。王意當即組織多學科會診,開通綠色通道,全力搶救患兒。

      綜合外科主任吳文榮在會診評估后,將患者收治入院,給予藥物救治,但患兒血壓仍不見回升。其實,比起明顯的外傷、骨折相比,肉眼看不見的腹內臟器損傷、出血非常危險,及時診斷、手術是挽救生命的關鍵。以往這種情況需要切除脾臟,但會帶給病人終身的免疫缺陷并提升感染風險,對于兒童則更加糟糕,屬于禁忌癥。吳文榮立即與介入診療科溝通,綜合分析后達成迅速止血、并保住患兒脾臟的共識,決定采取介入治療——局麻下超選擇脾動脈栓塞術。取得患兒父母同意后,介入診療科主任鄒文革、醫生徐志濤立即為患兒實施介入手術。

      2.png

      局麻下的患兒,在醫護人員的安慰下,整個手術中安靜配合。介于成人血管造影導管不能進入脾臟血管,鄒文革立即進行了導管重新塑形改造,順利把導管插入患兒損傷出血的脾臟分支動脈,完成栓塞止血。

      3.png

            術后,患兒情況平穩。經過一周的支持治療,出血指標好轉、正常,復查脾臟MRI,患者脾臟基本恢復正常,于6月12日康復出院了。



      多學科聯合診療(MDT)是以疾病為導向,以患者為中心,由多學科專家以共同討論的方式,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綜合診療方案,科室間合作加強,為病人提供最佳的診療方案。

      該患兒的成功救治是醫院創傷中心、綜合外科、介入診療科、影像科、輸血科、檢驗科等多個科室協作的結果,充分體現了多學科診療對病人的獲益。而這不僅僅是救治了一條生命,更是挽救了一個破碎的家庭。



      黄片在线免费_亚洲无码中字_在线免费av观看_欧美一级片在线观看
      1. <track id="r9twu"></track>

        <table id="r9twu"></table>

      2. <acronym id="r9twu"><strong id="r9twu"><listing id="r9twu"></listing></strong></acronym>